400-123-4567

新闻资讯 分类
陕鼓动力2023年年度董事会k8凯发天生赢家经营评述

  k8凯发国际2023年以来,在公司董事会的带领下,坚持“要为客户找产品,不为产品找客户”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坚定长期业务布局,攻坚克难,趁势而为,发扬“飞夺泸定桥”的奋斗者精神,以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持续构建支撑企业快速发展与业务转型的产业核心能力与基础管理支撑,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将世界一流的储能技术与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能源互联岛技术结合,具备了从中温到高温、从大型350MW到小型10MW不同储能规模压气储能核心设备设计制造能力,实现了大中小规模压气储能领域市场的全覆盖。公司持续升级硝酸机组技术,开发硝酸三合一和四合一机组用新一代尾气透平,提升能效水平,已用于15~36万吨/年硝酸装置应用。为某用户提供的AV140轴流压缩机现场一次试车成功,该轴流压缩机攻克了气动技术、结构设计、加工制造工艺以及机组控制技术等多项技术难点,性能指标国际领先。公司首创SHRT反发电技术,通过联合技术攻关实现技术降本,优化风门调节方式,实现烧结余热高效回收与发电,对于后续冶金市场技术升级和产能置换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在强化经营管理方面,公司继续深化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履约体系,提升系统方案的履约交付能力,强化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执行管理,做到精准履约。报告期内,公司以“一流水平、最短工期”为目标,优化供应商管理和加强工程精益化管控,持续降低成本,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供差异化的安装施工及调试方案,实现百分百精准履约。通过强化海外项目全流程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多个海外项目受到客户政府机构的认可和赞扬。

  第三,在国际化方面,公司借助全球产业增值链体系、全球金融体系、全球研发体系、全球营销体系,开拓海外市场资源。公司坚定“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海外战略指引,抢抓“一带一路”市场机遇,集中资源聚焦目标市场,实现了多个市场首台套业绩,有效提升了公司海外品牌知名度。公司压缩机及膨胀机首次应用于国外聚烯烃装置,签订国外某用户化工综合体聚烯烃装置乙烯循环气压缩机及膨胀机项目,打破了国外设备在该领域的垄断局面,是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又一重大突破;签订国外某用户2×360m2烧结余热发电总承包工程20MW补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项目,标志着公司发电式汽轮机首次进入该国市场;公司离心压缩机首次在国外应用于氨工艺装置,签订国外某用户年产500万吨氨和化肥转运设施配套氨压缩机供货项目,拓宽了公司离心压缩机在国外市场的应用领域。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还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2024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依然是稳中求进,并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将有更多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出台,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这将有效推进装备制造业生产投资和经济运行加快回稳。

  国家持续推进“30-60”双碳目标,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稳中求进的思路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同时发布《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优化完善调控方式,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等。传统的冶金、化工、电力等两高行业亟需通过节能降碳减排、超低排放改造、工艺流程优化、供能结构转型等方式加快低碳转型等,为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的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带来广阔的空间。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储能、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有色、电力、顺酐、硝酸、发酵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一带一路、智慧城市等诸多领域。经过持续的创新发展,公司已经构建起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涵盖设备、工程、服务、运营、金融、产业增值链、智能化的七大产业业务能力。

  公司自主研发的轴流压缩机、离心压缩机、能量回收透平装置、硝酸四合一机组、空分机组、汽轮机等多项高效节能环保能量转换装备产品,广泛应用于“两高”流程工业领域,为用户降本增效、节能降碳;以“一流技术、最短工期”的工程业务,为用户提供包括工程项目总承包、机电设备安装、能量转换系统及节能环保工程等的系统工程方案和交钥匙服务;面向用户工艺全流程,提供包括设备委托管理、备品备件零库存业务、安装调试、升级改造、检修维修、维护保养、透平专用润滑油、自动化系统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高效、长周期、低成本系统服务;开展气体单元等能源基础设施专业化运营服务,降低运营成本,创造效益价值;打造产品智能化、过程智能化、服务智能化三大体系,为用户提供面向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全生命周期的数智化解决方案;金融服务体系以产融合作为切入点,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聚焦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投资运营、融资租赁等个性化、专业化金融解决方案。

  公司瞄定双碳目标下用户低碳环保、节能增效的绿色转型发展需求,持续创新“能源互联岛”技术和智慧绿色系统,破局传统能源体系,通过供给侧、需求侧、技术侧互联,实现从供给端到需求端能源系统的互联互享,从不同行业用户实际痛点出发,打造钢铁能源互联岛、石化能源互联岛、电力能源互联岛、数据中心能源互联岛、城市能源互联岛等多种应用场景的低碳节约智慧系统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及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公司采取集中、授权、集中+授权三种采购管理模式,主要采购用户所需产品的电机、汽轮机、齿轮箱、润滑油站、阀门等配套设备。公司不断引入国内外优秀供应商资源以提高供应链竞争力,通过“国际化、国产化、区域化”资源合作,持续开展采购业务,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并按照合规管理要求,通过招标、比价、框架协议合作等方式,选择与方案最优的供应商合作。

  公司一直以来从事能量转换透平设备制造,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规格品种多、单件小批量、面对市场高度定制化离散型制造的特点,因此公司严格采取“订单生产、以销定产”的生产组织模式。公司按照销售订货合同,编制年度产品履约计划,在满足约定条款后,下发产品投料计划,生产管理部门按照产品履约时间的不同,充分平衡产能负荷,统筹生产任务安排,科学编排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进程,确保产品按期交付。

  近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推进核心制造能力建设的进程,通过产品价值流分析,形成了现有的透平设备关键零部件完全自制+一般零部件社会化协作的组织模式。公司持续推进过程智能化建设工作,按计划完成了部分制造环节的数字化升级改造,MES系统二期工程在叶片制造工部有序推进。与此同时,公司通过持续的过程精益改善,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产品履约能力持续增强。逐步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组织模式已成为公司分布式能源战略落地的坚实基础。

  公司目前销售市场覆盖国内外市场。在国内市场,公司主要采取直接销售模式,业务范围覆盖高效环保能量转化设备、EPC工程总包、工业服务、专业化综合运营、智能化、金融服务等领域,公司结合用户特点,提供个性化金融方案、工厂运营方案,满足用户系统需求;在海外市场,公司联合国内大型设计院及工程公司等合作伙伴,协同出海,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在“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公司深挖大客户资源,加强海外机构建设,强化当地系统销售能力。

  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和制造业投资恢复的双重拉动下,公司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源于制造,超越制造”创新发展,向“制造+服务”的方向延伸,服务型制造转型经验获得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和中机企协等国家级单位广泛认可与推广,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陕鼓模式”多次被写入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及《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推广陕鼓“服务型制造”模式,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创新应用和推广发展新业态。

  面对装备制造业加快提质升级,高能耗、高排放工业低碳绿色转型,新型能源系统结构调整等市场需求变化,公司充分发挥能量转换装备和能源基因优势,持续升级“专业化+一体化”的低碳绿色智慧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离散型制造业、流程工业、工业园区、智慧城市、一带一路等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力赋能。其中,在氢能方面,探索中国钢铁工业从长流程向氢能、氢直接还原短流程技术的升级;创新研制的各类加氢、脱氢装置等流程工业工艺气体压缩机组,成为国产化重大装备的核心装置。在CCUS领域,已具备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节设计制造核心压缩机组的能力,并实现多个项目突破;在储能方面,公司拥有储能领域必备的压缩机组技术、膨胀机组技术及储换热三大核心技术。公司多项新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在国家推进绿色低碳清洁能源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发展环境下,带来市场新机遇和强劲驱动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度聚焦主业和长期业务,持续深化转型、深化改革,加速分布式能源市场开拓,不断强化“1+7”核心竞争力,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同时,公司深刻践行“要为客户找产品,不为产品找客户”的市场理念及“用户永远是对的”市场价值观,持续深入研究用户显性的、隐性的转型趋势及转型需求,大力推广压缩空气储能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帮助或引领用户转型,解放用户、解放能源;持续构建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不断强化支撑企业快速发展与业务转型的产业核心能力与基础管理支撑,持续聚焦行业低碳环保、节能减排、能效提升等需求,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专业化+一体化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方案,不断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绿色能源强企。

  公司持续聚焦分布式能源细分市场用户需求及需求的变化。为满足流程工业、智慧城市、一带一路海外市场等领域和用户专业化、个性化、一体化和智能化的系统解决方案的需求,公司积极到用户一线进行研发,持续强化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不断迭代升级低碳节约智慧能源互联岛方案(EISS4.0版),加快EISS4.0方案在工业、城市和电力等领域市场应用突破,抢抓占领储能市场制高点;用“5+3+C(降碳)”的能效指标分析法和公司“1+7”的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综合能效指标的“最优解”,为客户量身打造了节能降耗、绿色低碳、高质高效、智慧互联的个性化系统解决方案,助力用户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持续战略聚焦分布式能源,以服务型制造转型夯实核心能力,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延伸设备、工程、服务、运营、金融、智能化等业务触角,创新商业模式,强化了分布式能源领域专业化核心能力。

  在设备方面,公司以落实国家“双碳目标”,解决“卡脖子”问题为己任,围绕分布式能源战略,以市场用户需求为导向,利用国际合作资源,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设备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2023年,公司中标多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实现了大中小规模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市场全覆盖,其中,某300MW级高温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是全球最大的人工硐室储气项目,公司为其提供高端的轴流压缩机和离心压缩机;公司百万吨级乙烯装置三机组开发研制方案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公司为某火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提供压缩机,项目已顺利投产;公司获得某用户二氧化碳压缩机订单,用于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公司中标某用户2个项目共计8套海上天然气压缩机,取得了海工市场的重大突破;公司获得印度某氢冶炼项目压缩机订单,拓展了海外新市场公司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公司为某用户有机硅装置提供离心压缩机方案替代传统往复式压缩机方案,对后续国内有机硅行业市场的开拓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公司为山东某用户聚乙烯装置提供循环气压缩机组,首次采用汽电双驱形式,替代国外常用的事故透平与汽轮机双驱方案,带动公司压缩机在聚乙烯领域的拓展;公司首创SHRT反发电技术,通过联合技术攻关实现技术降本,可实现烧结余热高效回收与发电,已累计签订十余套SHRT反发电机组的供货合同。

  在工程产业方面,公司持续提升工艺流程装置单元工程的设计能力、优化供应商管理和加强工程精益化管控,为客户提供优质工程;公司以PC、EPC等多种合作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交钥匙工程和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签订首个新能源汽车领域总项目,树立中国汽车行业智慧、绿色、零碳工厂的标杆;硝酸机组和总包工程首次应用于磷酸铁锂领域,实现了焦炉尾气化工领域及锂电池新材料领域的产业延伸;签订冶金领域首个用户侧EISS4.0能源互联岛总承包项目,项目首次将冶金全流程能源管控和空气储能相结合,是公司智慧绿色能源管控创新型实践;签订某用户苯酐生产内循环综合建设项目总承包项目,提高公司在石化领域新市场的知名度;签订海外烧结余热及转炉饱和蒸汽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实现了余热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签订有色冶炼领域首套空分EPC工程总包项目,填补该领域空分工程总包业绩的空白;签订首台套压缩空气储能工程总包项目。

  在运营管理方面,聚焦分布式能源市场,深挖用户需求,提供工业气体领域系统解决方案。在空分市场基础上,不断巩固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及合成气市场,实现商业模式突破;布局氪氙精制业务,多元气体经营结构不断优化;围绕公司EISS4.0(含储能)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在液态空气储能(LAES)等新领域构建核心技术能力;建成西安智能化远程控制中心,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AM)完成优化升级,大型关键机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平台(IMO)得到全面推广,形成智能化运营管理体系(EMAES),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

  在服务业务方面,不断提升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解决用户降本痛点,助力用户降本增效,为某用户储能电池镍钴原材料提供委托运营服务,是公司首次在储能材料领域项目实现包含运行、检维修、备品备件等全服务业务链运维项目;深化公司绿色智能再制造能力与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公司在乙烯三机市场的突破,成功签订某石化企业进口乙烯三机检维修服务,首次在合成氨领域实现系统改造项目落单,在某钢铁用户实现极致能效改造项目落单;签订河北某用户粗氪氙提取服务项目突破,实现气体业务系统服务方案的新市场开拓;同时,不断提升基于客户满意的解决方案能力,推行服务项目包干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全流程紧密衔接,服务项目100%按期履约,规范海外远程服务模式,全面满足加倍增长的海外服务需求,持续构筑服务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在资本金融方面,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及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公司深入把握战略方向,聚焦主业,挖掘投资机会,以提升公司主营业务核心能力为目标,追踪细分市场的用户需求及需求变化,创新金融解决方案,拓展金融资源,搭建资本平台,实现产业资源、金融资源和资本平台的有效对接,助力分布式能源市场开拓。

  在智能化方面,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战略布局,强化产品智能化、过程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等三个智能化的系统规划及能力建设。成立了西安陕鼓数智化技术有限公司,强化公司为用户提供数智化系统解决方案及解决方案的数智化能力,实现公司智能化规划及业务的统管,不断提升产品及服务的智能化服务质量,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针对冶金、化工、园区、智慧城市等场景提供的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从基础控制优化、全厂集控、流程优化、能源管理、故障诊断及预测性维护等多维度对客户进行赋能。如针对空分行业的智慧气体系统解决方案获得了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数字化场景运营应用二等奖等。

  公司不断转变营销理念,通过聚焦用户需求和需求变化,积极挖掘市场信息,不断完善市场策划体系;完善营销管理体系,持续探索基于市场策划的精准营销模式,强化营销计划的精准性、系统性,完善营销管理体系,从“专业销售+区域销售”向“专业销售+区域销售+大企业大用户销售”转变,加快推广智慧绿色的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强化分布式能源领域市场开拓的主导地位。

  公司坚定不移执行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制定国际化战略规划,对国际业务的布局进行谋划;整合全球优质资源,积极布局海外业务,全力打造全球市场体系、全球研发体系、全球金融体系等;紧跟“一带一路”发展机遇,聚焦沿线区域市场,进一步开拓和深耕海外沿线、优质的企业品牌形象

  公司在保持各业务单元专业化核心能力和领先优势的同时,聚力转型发展服务型制造。在长期服务型制造转型实践中,公司持续聚焦主业,聚焦客户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深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绿色转型模式。报告期内,荣列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全球100强企业;上榜中国能源企业500强、中国机械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等;陕西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陕西省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均推广陕鼓服务型制造。公司长期积累的良好品牌形象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在公司董事会的带领下,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持续奋斗、砥砺前行、深化转型。公司不断强化分布式能源市场开拓、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降本增效,精准履约、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净利润、归母净利润、每股收益分别较上年增长4.30%、5.36%、5.58%。公司不断合理优化资产结构,持续强化资产流动性管理,强化精准履约,长、短期偿债能力提升,公司资产负债率较期初下降5.16个百分点。

  2023年,公司针对碳中和、碳达峰等产业发展机遇,结合客户需求,完善各细分市场策划,强化提升满足客户需求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助推用户高质量发展。在新市场领域,公司持续策划新工艺、新市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压气储能、冶金全流程、石油化工、煤化工等领域实现突破。在海外市场领域,公司抢抓“一带一路”市场机遇,集中资源聚焦目标市场,实现了多个市场首台套业绩,有效提升了公司海外品牌知名度。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分布式能源发展战略为指导,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及推广,强化支撑“1+7”业务的技术研发工作,全年完成各类研发项目159项。

  装备技术国际领先,持续扩大压气储能装备技术领先优势。公司持续开展压气储能技术研发与提升,完成了先进压缩机组技术系列化的开发,在高效做功元件技术、高温材料选型技术、疲劳寿命分析技术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公司将世界一流的储能技术与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能源互联岛技术结合,定制化研发了“轴流+离心,多缸串联”压气储能方案,提供了当前储能领域容量最大的压缩机组系统解决方案,具备了从中温到高温、从大型350MW到小型10MW不同储能规模压气储能核心设备设计制造能力,实现了大中小规模压气储能领域市场的全覆盖。

  硝酸机组技术国内领先。为满足硝酸工艺节能减碳要求及用户需求的变化,保持公司在硝酸市场的技术领先,公司持续升级硝酸机组技术,开发硝酸三合一和四合一机组用新一代尾气透平,提升能效水平,已用于15~36万吨/年硝酸装置应用。公司成功开发同轴四合一机组技术,四合一机组实现氧化氮压缩机与空压机、尾气透平膨胀机同转速同轴布置,进一步降低机组能耗,减小机组尺寸和占地面积,持续技术领先,降低用户一次性投资,占领市场制高点。公司在硝酸四合一机组中创新使用背压式汽轮机进行驱动,在满足机组驱动的同时,实现用户后续热力管网低压蒸汽回收利用,助力用户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经济效益显著。

  亚洲最大火电二氧化碳捕集项目机组运行成功,助力用户实现“双碳”目标。公司50万吨/年碳捕集与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研究及示范项目压缩机运行成功,该项目是亚洲最大火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机组各项运行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顺利产出纯度达到99.99%的CO2。该项目压缩机组的成功投运,是我国装备技术实力和能力在二氧化碳捕集领域的体现,实现了我国火电产业碳减排方案规模化、产业化的突破,使公司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领域占领行业制高点,具备提供碳捕捉领域世界先进水平核心装备的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公司又签订某用户400万吨/年碳捕集与封存(CCS)示范项目先导试验配套二氧化碳压缩机组,进一步提升压缩机组设计参数和设备选型,开拓超临界态CO2压缩机的市场应用,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全球超大型工业用轴流压缩机试车成功,性能指标国际领先。公司为某用户提供的AV140轴流压缩机现场一次试车成功,该轴流压缩机攻克了气动技术、结构设计、加工制造工艺以及机组控制技术等多项技术难点,性能指标国际领先,可应用于大型风洞试验、压气储能、冶金特大型高炉、大型空分等多领域。

  开发聚乙烯循环气膨胀机,助力全球最大聚乙烯项目落地。公司开发聚乙烯循环气膨胀机,为全球最大的聚乙烯生产项目配套循环气膨胀机,成功实现聚乙烯循环气压缩机与膨胀透平同轴机组在核心工艺应用,确保了装置的可靠性、高效性以及特殊工况下的稳定性,为石化行业工艺技术的创新提升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首创SHRT反发电技术,引领行业技术升级。公司首创SHRT反发电技术,通过联合技术攻关实现技术降本,并形成技术固化及多项专利技术。该项技术使烧结风机在不同工况运行时,能够在汽电双驱的状态下实现变转速调节风量,优化风门调节方式,实现烧结余热高效回收与发电,对于后续冶金市场技术升级和产能置换具有重大意义。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签订十余套SHRT反发电机组的供货合同,标志着该项技术的成功推广应用。同时,该技术已成功推广用于炼钢AOD炉、中频炉风机等调速型汽电双驱机组,现场运行效果良好,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

  海上平台用压缩机组打破国外垄断。公司深耕蓝海,在宽工况、平台抗振、海洋环境防腐、撬装设计、限重限尺寸等多方面持续钻研,中标2个项目压缩机组。该机组能够满足海洋天然气增压数十种工况变化需求及海浪、台风条件下的抗振、抗风、抗疲劳要求,解决高湿、高盐、高硫化氢含量条件下长周期服役的腐蚀问题,设计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此项目的中标,打破了国外产品在海洋平台离心压缩机组的垄断,推动船用市场、海工市场的国产化进程。

  能量回收透平机组开创燃料气能量回收新市场应用世界先例。公司新研制的用于化工行业玻璃制造企业能源改造的煤制燃料气能量回收透平机组已在480万N立方米/日装置上应用,节约电能消耗,减少CO2排放,该技术响应了国家产业政策及环保要求,为公司开拓全新石化领域节能发电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驱动,公司技术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主导并参与标准研究和制定,利用标准抢市场、创品牌,以标准引领企业创新发展,2023年公司新发布技术标准21项,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获批新发布标准85项,其中国家标准37项,行业标准18项,团体标准27项,地方标准3项。

  报告期内,公司重视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2023年公司授权专利128件,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拥有专利582件,其中,发明专利83件,实用新型专利477件,外观设计22件;软件著作权71件。

  报告期内,“能量回收透平耦合汽电同驱高炉鼓风机组节能技术研发及应用”与“高效高速高压大容量箱式三相异步电动机”2项科技成果均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汽电同驱高炉鼓风机与能量回收透平同轴机组(BCRT)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第二届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金奖;“36万吨/年高效宽工况硝酸四合一机组”、“海上平台天然气压缩机机组国产化调试技术研究”分别荣获中石协2023年度石油石化装备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科技创新成果“杰出科技创新成果”奖及“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陕鼓能量回收透平装置TRT新型高效节能技术获评中国冶金报“钢铁产业链绿色低碳好技术”;“生物发酵汽电双驱供风及能量回收装置技术及应用”、“超大型多轴离心压缩机用高速多层齿轮箱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顺酐生产用节能型电机-汽轮机同轴联合驱动机组研发及应用”3项科技成果经鉴定,整体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批建设高端压缩机及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持续延伸服务领域,服务市场取得显著成效。深化绿色智能再制造能力与服务体系建设,策划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实现行业与业务双拓界。从存量中挖掘增量。签订国外某用户自备电厂2×330MW机组运行维护项目,公司负责整个电站设备生产运行及维护保运,该项目是公司服务模式从传统的检维修和备品备件基础服务模式延伸到面向分布式能源市场的新型服务模式,实现了服务地域、行业的突破。同时公司续签4家国内知名企业维保项目,新签订多家专业化维保服务合同。

  服务公司业务拓展延伸,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创新服务模式,深入调研用户工艺生产和设备使用特点,提前介入、充分准备,提供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签订中石油、中石化备件集中采购协议,签订进口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协议,实现定质定价、按需下单,提高了备件合同执行效率,促销阶段进行的定制化技术方案实现了从促销、技术准备、执行到交付的系统解决方案整合和快速落地。

  服务技术研发赋能,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市场开拓。从服务技术体系完善、新市场开拓、问题处理等方面展开科研项目立项和研究,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技术和能力显著增强。技术服务前置,在促销阶段进行定制化技术方案策划,开展差异化服务。完成公司在乙烯三机市场的突破,成功签订某石化企业进口乙烯三机检维修服务。在进口压缩机机组汽改电改造、事故机组抢修、核心部件国产化方面,深入调研和方案优化,为用户策划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实现快速交付和精准履约。

  运营业绩创业绩之最。2023年,秦风气体销售额、营业收入、净资产规模均呈两位数以上增长,创历史之最,供气总规模创历史之最;签订首个精制氪氙项目,实现了精制氪氙市场的突破,延伸了气体产业链,丰富了气体业务布局;扬州气体公司、徐州气体公司首次氪氙液改造项目投用,实现氪氙液产品销售;赤峰气体实现首个化产项目成功投产。

  公司聚焦分布式能源领域发展战略,不断升级数智化系统解决方案,强化在机组智能化、工业流程装置智能化、电气设备智能化、工业气体智能运营等领域的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实施。

  公司多机串联负荷自动平衡控制技术应用于某大型空气储能项目中,实现大型复杂压缩机系统智能化控制,大大缩短多套以上装置启动时间,处于国际一流水平;海上平台项目,开发多机并联+串联运行,实现自动启机等多项等智能化控制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使启动、加载效率提升近一倍以上。

  公司高低压智能电气系统工程技术获新突破,高压智能配电系统在某用户高炉鼓风机项目进一步应用,智能化控制范围从设备间隔层扩大至通讯层、站控层,实现对整个高压电控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低压智能配电系统在某用户冷却气体压缩机和工艺气体压缩机组首次应用,在智能型低压柜与控制系统之间采用网络通讯方式传输控制指令,提升低压电气控制智能化水平。

  在工业智能化市场,为客户提供工业流程装置运行生产过程中的全流程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定制化产品和服务。通过智能远程集中运营及控制系统、操作员仿真培训系统(OTS)、压缩机动态仿真技术和先进控制系统等在空分、冶金、石化和压缩储能行业的推广应用,实现节能增效,助力工业流程装置用户生产运营效率提升。

  作为硝酸机组的领跑者,开发完成硝酸机组全过程智能控制系统,在某化工企业大型硝酸机组上实现了全过程自动控制,实现硝酸装置“黑灯工厂”。

  作为国家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单位,公司构建、运行了“基于合同履约的业务数字化高效管控能力”,并获得AA级认证证书。依托公司构建的过程智能化强大基础平台支撑,公司项目履约率100%。持续扩展公司数字化仿真技术体系,优化高性能仿真计算平台和超算中心,大幅提升仿真速度,极大缩短了大规模计算的时间,有力支撑公司设计研发工作。通过气体产业领域的智能化项目实施,显著提升工业气体的生产效率。

  公司采用1+2+N架构,构建设备从出厂点件安装、调试运行、问题处理、检维修升级改造到闲置报废服务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及可视化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1600余家用户6000余台套设备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提升服务项目数字化履约水平及精准过程管理。完成“陕鼓智能云”研发,已接入两千余台设备的数据,每月为客户出具诊断报告百余份,为用户有效节约设备维修成本。与某用户成立深化合作数字油田先进装备技术中心,在智慧油田等方面开展联合研发。实现智慧城市、智慧政务首个业绩突破;承接某用户智慧管控项目,覆盖下属多家工业企业,围绕人力、财务、投资等业务提供基于数据驱动、智能分析的可视化集成系统,极大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在国务院国资委主办的首届“企业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上,公司“工业气体智慧运营”获得生产运营类二等奖、“空分项目数字孪生全过程管理”获用户服务类二等奖、“产品数字孪生模型开发与应用”获研发设计类三等奖;《数字员工助力设备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入选国家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榜单;国家工信部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收录公司《基于数字孪生的5G+工业物联网智能运维平台》;2023年中国质量大会“全国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案例”收录公司首创的“全生命周期监测诊断平台”;中国企业联合会服务类“全国智慧企业创新实践案例”收录公司“气体厂智慧运维及远程管控中心建设解决方案”;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全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十佳案例收录公司“安全陕鼓智慧工厂气体厂智慧运维及远程管控中心建设助力秦风实现数字化运营”项目。

  加强文化引领作用,践行“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企业宗旨。2023年,公司不断强化党建文化引领作用,全体干部员工坚定“三个自信”,发扬“飞夺泸定桥”的奋斗者精神,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企业宗旨,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为客户找产品,不为产品找客户”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以及“用户永远是对的”的市场价值观进一步深化落地,夯实以建设“五型团队”为标准的组织文化建设,全员上下聚焦用户需求和需求变化,为客户提供有情感、有价值的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从理念上、制度上、宣导上、活动上、文化审计上层层落实,理念上不断丰富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内涵,加强文化建设工作,激发全员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内因动能,打造以“成就客户”为核心的特色文化体系;制度上起草完善文化建设管理机制,开展“五型团队”建设及评选工作,强化组织文化建设,搭建全方位的宣导载体,持续强化弘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成就用户、积极满足用户需求的奋斗者事迹;创新组织开展“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奋斗正当时”等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对未能积极践行“客户为中心”的团队及个人进行审计纠偏,在文化上、战略上、组织上持续强化“陕鼓模式化”,凝心聚力,踔厉打造新型分布式能源体系及EISS4.0核心能力的先锋力量,助力用户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聚焦外部推广,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次推广陕鼓“服务型制造”,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等多次推广“陕鼓模式”。2023年7月,中国陕西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陕西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的决定》,《决定》中指出:“要加快服务业赋能增效,推广陕鼓“服务型制造”,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等深度融合”。2023年9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陕西省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指出:“加快服务业赋能增效......推广陕鼓‘服务型制造’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等深度融合”。

  报告期内,公司参加“202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展”、“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清洁能源大会”、“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世界智能大会”、“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易会”、“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2023欧亚经济论坛配套展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一届中国(西安)国际流体机械展览会”、“中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大会”、“2023年易派客工业品展览会”、“第十一届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2023年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CBTC-2023上海国际储能技术大会暨展览会”、“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进一步提升“智慧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专家”品牌影响力。

  斩获多项荣誉,彰显品牌硬实力。公司持续拓宽外部宣传渠道,助力公司品牌影响力提升,公司智慧绿色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及优质服务获社会各界认可。

  报告期内,陕鼓动力、秦风气体上榜中国机械500强榜单;公司荣获“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全球100强企业”、“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全球100强企业”、“2023中国新型储能压缩空气储能企业十强”、“2023年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荣誉称号;国家能源局“2023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收录公司参建的50万吨/年燃煤电厂低成本碳捕集成套装置、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压缩机两个项目;荣获工信部“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荣誉称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海外市场销售党支部“五星陕耀鼓动全球”品牌入选2023年度全国企业党建优秀品牌;陕鼓工程“‘党牌所指工程所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入选2023年度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编辑的《2023中国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精选案例(中英文版)》收录公司“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联产LNG项目”;荣获“2023年度中国石化行业百佳供应商”、“宝武2023年度优秀供应链合作伙伴——卓越贡献奖”;被世界500强集团、世界500强公司、制造业500强公司分别评为“杰出优秀供应商”、“优秀供应商”、“战略伙伴奖”;总包的某钢铁集团退城入园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工程项目荣获“河北省用户满意工程”奖。

  报告期内,陕鼓动力董事长李宏安当选陕西省人大代表,荣获“西安市优秀国有企业家”荣誉称号、第五届“三秦企业文化领军人物”荣誉称号、“行业工作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在陕西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探索我省国有资本收益支出政策创新发展的建议》荣获“优秀提案”;秦风气体公司董事长王建轩担任“中国电子气体生产与利用百人会稀有气体分会”副会长;公司总成技术带头人张爽、自控系统设计工程师张娜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全国劳模、公司首席技师李新春当选西安市总工会副主席;公司营销副总监苗福源荣获西安市国资委“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公司技术副总监陈江辉、扬州气体公司总经理武文荣获西安市国资委“优秀员”荣誉称号;公司海外销售副总监赵金艳荣获市国资委“党员示范岗”荣誉称号;公司全国产化多轴压缩机核心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应用团队荣获“西安好青年集体”荣誉称号;公司海外营销经理王姣荣获2023年“西安国资国企好青年—重点项目建功好青年”荣誉称号;公司技术领头人侯佑松荣获2023年“西安国资国企好青年—创新创造好青年”荣誉称号;在第四届“红旗杯”机械行业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中,公司获得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16名,创有史以来最好成绩。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承担其他社会责任,开展“陕鼓模式”分享活动39期,其中“走进陕鼓”游学36期,西安市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2期,全国机械行业班组长能力提升班1期,覆盖近150家企业,1179人次,帮助更多企业管理者实现转型升级。通过深耕培训业务,“五型班组长”、“风之子新员工培训”、“二级马队领队培训”多个项目获得了中国企业培训最佳学习项目奖、CSTD第八届企业学习设计大赛金奖等重量级奖项。

  在双碳政策深入推进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指引下,流程工业、智慧城市、海外市场等公司重点市场迎来新的发展趋势。

  流程工业领域持续向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钢铁行业加快低碳高质量发展,氢冶金等低碳工艺、装备节能改造、余热余能回收、超低排放改造等仍是趋势;石化领域减油增化、产品高端精细化发展;工业领域绿色能源替代、节能增效、减碳降碳是转型发展的重点。

  智慧城市持续深入推进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等技术融合以及各种智慧应用场景的融合发展,驱动冷、热、电、气等各类能源供应相互耦合的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市场需求。同时,城市传统能源供应结合可再生能源、储能等是未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

  中国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我国与周边国家在能源、冶金、化工等方面的外部合作环境持续向好,一带一路国家钢铁、油气、硝酸、红土镍矿冶炼等整体市场呈现上升趋势,拉动海外市场需求。

  双碳目标下构建以新能源发电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提出了巨大需求。国家已逐步开展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压缩空气储能由于大规模、长时储能等特点将会是未来新型储能的重要发展趋势,为公司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方面提供巨大的市场机会,公司积极拓展高速公路光储充一体化+陕鼓城市能源互联岛等“储能+”关键核心技术及应用场景开发,全力推进碳中和碳达峰工作。

  一带一路市场。10年来,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公司带来了中亚油气、有色金属冶炼、基础化工等领域市场机会,印度和东南亚国家钢铁、镍铁冶炼和硝酸行业市场机会,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协定下成员国间在能源化工领域相互投资带来的“1+7”产业机会,公司将不断拓展与全球不同国家在数字、绿色、低碳等领域合作机会。

  钢铁行业持续优化供需关系、调整产业结构,在环保、能效、安全等约束指标加严的要求下,加速智能化融合、氢冶金等新技术应用,加快高质量转型,由增量发展向存量发展转变,由规模向定制转变,由传统向新兴转变。为公司带来产能置换、余热余能综合回收利用、低碳冶金(氢冶金、非高炉炼铁)等钢铁能源互联岛EISS4.0示范和推广机会。

  2023年随着中国炼油产能过剩现象愈发严重,减油增化和减油增特成为趋势;单套装置规模明显提高,部分规模小、工艺落后、能耗物耗高的装置面临淘汰,化工新材料、芳烃类和合成树脂、纤维等为产品主要方向,石化企业减油增化、炼化一体化+高端新材料、在役机组自控系统升级、智能化提升为公司带来巨大市场机会。

  煤化工市场。煤化工类项目已经是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能效低于基准水平,随着现代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绿氢、CCUS等耦合创新发展成为建设大型高效气化岛最新趋势,为公司带来了以先进低碳绿色技术为主的“1+7”产业机会,包括存量落后产能淘汰带来的产能置换机会和新能源与煤化工工艺流程耦合、煤化工领域CCUS等低碳发展等机会。

  电池新材料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以及新型电化学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锂电池市场规模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预计到2025年我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将超1450GWh,磷酸铁锂以及三元正极材料较大的市场需求,将为公司带来合成氨单元工程、硝酸机组及总包、二氧化硫风机、水蒸气压缩机、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技术的应用及委托运营等市场机会。

  欧盟碳关税加速企业转型发展。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俗称“碳关税”)法案已于2023年5月17日生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过渡期实施细则》已于2023年10月1日生效。过渡期内要求欧盟进口商按季度向欧盟委员会报告包括钢铁、铝、氢、化肥、水泥等相关产品碳排放量在内的信息。过渡期结束后,还需购买对应数量的CBAM证书(相当于清缴碳关税)。欧盟碳关税将推动中国高耗能企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为公司CCUS/CCS等碳减排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尤其在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厂等二氧化碳主要排放领域,未来在工艺流程中匹配二氧化碳捕集、地质封存、驱油及化产等示范项目逐步增多,将带来智慧绿色低碳系统解决方案、机组、服务、工程、以及碳服务市场机会。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受单边主义、地缘政治因素、国际债务及产业链重组等多重风险叠加的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速大幅放缓,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不均衡,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亟需发挥公司智慧绿色低碳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价值,进一步帮助客户实现系统转型,不断提升转型竞争能力,抢抓市场发展新机遇,加速占领分布式能源转型竞争新高地,有效减弱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公司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已经构建起了稳定的管理团队和骨干队伍,成为公司健康良性发展的保障。但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战略转型的日渐深入以及行业边界的不断延伸,新兴业务的不断拓展,人才结构仍存在改善空间,整体人才体系规划待进一步明晰。同时,对国际化、技术、专业等核心人才队伍与后备梯队建设,仍将是公司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1、营业收入指标: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14,29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目标1,086,500万元的93.35%,营业收入未完成年度预算目标。主要原因为公司受宏观市场环境及下游客户项目执行进度影响,部分项目延期,收入规模下降。

  2、净利润指标/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指标:2023年公司超额完成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年度预算指标。主要原因为公司不断强化分布式能源市场开拓,基于市场需求的研发成果集中涌现,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深入开展降本增效,挖潜增效效果明显;公司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运营效益,持续提升盈利能力,贡献利润。

  特别提示:上述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

  受经济增速放缓、内外需求不足、能源价格上涨等影响,公司传统产品所处的主要市场面临下游需求收缩、产能持续过剩、能源结构转型、生产成本高企等不利环境,对公司传统业务的收入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司作为分布式能源领域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将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转型、经济持续稳增长和扩内需、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业互联网及新型工业化等机遇,发挥创新技术引领,多措并举提质增效,增强品牌推广建设,布局全球分布式能源市场,打造智慧绿色能源强企,助力行业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并购重组概念股大爆发!智谱AI概念股发酵集体走强,沪指放量上涨0.68%

  并购重组概念股大爆发!智谱AI概念股发酵集体走强,沪指放量上涨0.68%

  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发文规范和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新能源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

  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发文规范和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新能源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

  罕见“B转A”,今起停牌!A股并购重组进度表来了!科技板块周周入选股民“心头好”

官方微信 关闭